1950年3月4日,华北军区军法处在石家庄的一所高级步校内宣布对沙飞的判决。沙飞是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的科长,他被判处死刑,立即执行。军法处处长张致祥宣布判决后炒股杠杆网站,询问沙飞是否听清楚了,沙飞答道:“听清楚了”。当被问及是否服罪时,沙飞沉默了一会儿,随后请求查看判决书。沙飞并非要了解判决的内容,而是想确认上面是否有聂荣臻司令员的签字。在看到聂荣臻的签字后,沙飞不禁流下了眼泪,因为他始终无法理解,自己为何会因枪决一名日本特务而落得如此下场。
沙飞的案件至今仍然充满争议。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且具有浪漫文人气质的人。1914年出生于广州的沙飞,少年时受过良好教育,并且热爱文学,尤其喜爱鲁迅的作品。他立志要成为像鲁迅一样的文学家。后来,他结婚并买了一台照相机,开始了自己的摄影事业。沙飞最初拍摄的是一些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照片,如困苦中的人力车夫和流离失所的灾民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沙飞意识到,照片具有历史价值。
展开剩余76%1936年,沙飞拿着一本画报回家,兴奋地告诉妻子,他看到了反映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的照片,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。沙飞被这张照片深深打动,他决定要成为一名摄影记者,用镜头记录历史。此后,沙飞确立了自己的终身事业——摄影,并留下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。
抗战爆发后,沙飞成为了全民通讯社的记者,飞赴华北采访刚刚参加平型关战役的八路军115师。沙飞感到自己有责任记录下战争的场景,决定留在战场拍摄更多有意义的照片。1937年,沙飞加入了八路军,成为第一个以新闻记者身份加入的八路军成员,并开创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新闻摄影工作。聂荣臻司令员非常支持他的工作,不仅为他调来了一大批人才,还支持他创办了敌后根据地的第一本画报《晋察冀画报》。
沙飞拍摄了许多反映抗战时期人民的照片,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聂荣臻与日本孩子手拉手的那张照片。1940年8月,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,在一次破袭日军正太铁路据点的战斗中,发现了两名日本儿童。聂荣臻亲自照料这些无辜的孩子,并决定将他们送回日本。在送走孩子前,沙飞捕捉到了他们牵手的画面,这张照片后来成为了沟通中日关系的桥梁。
然而,沙飞的心胸并未像聂荣臻那样开阔。1948年,沙飞因患肺结核住进了石家庄白求恩医院。在治疗过程中,沙飞开始怀疑他的主治医生津泽胜是日本特务。津泽胜本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,他在中国期间曾为八路军和中国人民服务,但沙飞的偏执使他将津泽胜与日本侵略者的关系联系在一起,认为他是日本特务,甚至认为津泽胜故意不治愈自己的病。
在长期的精神压力下,沙飞的病情没有好转,反而变得更加虚弱。他对津泽胜的怀疑越来越强烈,最终在1949年12月15日,沙飞在医院中枪杀了津泽胜。事件发生后,沙飞被逮捕,并坚称津泽胜是日本特务,自己是为了报仇才开枪的。
此案引起了华北军区党委的重视。沙飞的表现曾一直很好,他的行为让人感到非常不解。经过调查,虽然沙飞一直坚持认为津泽胜是特务,但医院的同事和工作人员都认为津泽胜没有任何政治问题。华北军区最终决定判沙飞死刑,执行枪决。
沙飞的死令许多人感到痛心,尤其是聂荣臻。聂司令员签字批准了判决,但他内心十分痛苦,毕竟沙飞曾是他的亲密战友。然而,国法无情,沙飞最终还是遭到了法律的惩罚。
沙飞的案件在几十年后仍然引发争议,特别是是否因精神病作案的问题。1985年,经过长时间的努力,沙飞的女儿王笑利为父亲平反的道路逐渐推进。1986年,经过精神病学鉴定,沙飞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,判断为在精神疾病发作期实施了杀人行为,最终正式为沙飞平反。
发布于:天津市途乐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